要判斷一個東西的需求是不是變少,有時並不能用狂熱者的眼光去看(我以前常這樣幹XD)以台灣的閱讀市場來說, 現在網路書店那麼發達, 有博客來金石堂, 誠品一家一家開你要找一本書真是越來越簡單了, 但閱讀的風氣與教科書外書本的需求量是否有增加雖然我沒有確實的統計數字, 不過我相信答案是否定的
另外一點就是有關商業模式, 大眾音樂在MP3浪潮的席捲下, 有幸靠著IPOD之類的隨身播放裝置找到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 但小眾音樂並沒有. 在品質取向的市場中SACD到目前為止可說是失敗的一踏塗地, 他沒辦法營造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 形成經濟規模. CD就像上面提到的閱讀一樣, 他取得越來越容易, 但是市場一直下滑
在商言商, 東西一定要有市場才能存活, 從製造/創作者的角度來看, 會想說我的產品很棒啊, 怎麼沒人捧場? 但從消費者角度來看, 現在根本就是資訊爆炸的時代, 我要怎麼在賣場中成千上萬的CD, 網路上多如繁星的MP3中找到你? 這時行銷就很關鍵就像Intel花在行銷上的錢不見得比研發少, 越來越多的古典音樂CD打俊男美女牌日本則是打民族血緣牌, 最暢銷的古典CD多是日本演奏家等等
我最近真是對行銷越來越有興趣了, 現在東西大家都會做, 大家都做得很好但是有沒有找到對的人買, 這真的是很關鍵
啊~~好久沒寫這麼嚴肅的文章啦!
最近大概是一個月 一場音樂會+一片CD+一首曲子在練
還滿充實的就是